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這種悲壯情懷、人文精神的教育遷移呢?筆者在聽課中發現,在依據課后問題,復述和展演第7-10自然段時,面對獵人海力布為救鄉親,不得不說出原委,小白蛇一語成讖,海力布轉瞬化為石頭。在這大悲大壯的瞬息之間,卻因表演海力布的同學最后一個定型動作,引發了課堂現場不少笑聲。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由此可以知道,教師把握“抓住文中描寫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動的詞句,體會海力布熱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貴品質”這一教學目標不力,弱化了整體感悟和情感教育,集中表現為教師沒有在課前和課中,有意識營造出一種悲壯感人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