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項目區土地利用現狀
礦區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采礦期間未對掌子面進行任何處理,造成基巖大面積裸露,臨空面大大增加,掌子面基巖出露,加之開采整體規劃性不強,人為隨機性強,掌子面凹凸不平。采礦棄渣大量堆放于礦區周邊,壓占草地資源,不利于植被自然生長,對礦區礦山地質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經調查,治理區內采礦活動對土地資源的破壞形式主要為山體坡面挖損和廢棄渣堆壓占土地資源,破壞的土地類型主要為采礦用地、裸巖石礫地、天然牧草地及灌木林地,破壞總面積約5.13hm²。露天采礦活動形成的掌子面對土地資源的挖損破壞總面積約2.89hm²;對土地資源的壓占破壞主要表現在采礦形成的廢渣堆對土地資源的壓占,使其喪失原有的土地使用功能,壓占破壞面積為2.15hm²。